請不要再拒絕導盲犬 讓我們做一個有溫度的人
時間:2020-04-30 09:23 來源: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:青青
請不要再拒絕導盲犬 讓我們做一個有溫度的人
近日,“導盲犬委屈的哭了”的視頻在網上得到熱傳。事情的起因是一位交警假扮盲人帶導盲犬坐公交車反被驅趕,盡管這位“盲人”再三說明法律是允許導盲犬乘坐交通工具的,但還是遭到了司機的拒絕和車上大多數乘客的冷漠。
這不僅讓筆者回想起2019年也是這個時候,合肥首只導盲犬出行也遇到了同等待遇,在坐公交車打出租時均被拒載。如果說當時導盲犬被拒載還可以理解一點,但已經過了一年的時間,導盲犬為何仍屢屢被拒載呢?
社會公眾的利己性問題。就像這位公交車司機說的:“既使允許乘坐,但如果咬傷其他乘客怎么辦?”言外之意是既要保護乘客,又怕擔責任。人都有趨利避害性,在可預知的范圍內,往往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一面。哪怕是面對盲人這樣的弱勢群體也會視而不見。
相關法律條文的具體執(zhí)行問題。近年來,不論是對導盲犬的宣傳程度,還是關于法律允許導盲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普及,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。但還會經常出現被拒載的現象,與相關法律法規(guī)仍缺乏具體執(zhí)行的明文細則有密切關系。也就是說沒有違法成本,法律的約束力就會大大降低,導致了一些人的無所顧忌。
城市公共服務的包容性問題。就大多數人看來,一提到城市公共開放空間與公共服務,一般想到的都是正常群體。因為對于特殊設施和 的認識并不到位,導致忽略了特殊群體正常享有公共服務的平等性。而如果城市的管理者也沒有意識到這點的話,就會造成整個城市公共服務包容性不夠,進而忽略對弱勢群體享受公共服務權益的保障。
當然,導盲犬屢屢被拒載的原因絕不只上述幾條。但不管是什么原因,允許導盲犬乘坐交通工具本來體現的是我們的人文關懷和城市溫情。一旦這種關懷和溫情都被拒絕,造成的必將是整個社會的冷漠與狹隘。
其實,導盲犬是在幫助人們的工作和生活,是在讓盲人朋友們感覺到生活的美好而努力。既然我們都向往生活在一個有溫度的城市,那么不妨先從接受一只小小的導盲犬開始,多些理解,多些包容,讓自己變成更有溫度的人。穆海妹
投稿郵箱:chuanbeiol@163.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:http://dstuf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