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球之春 中國科學家的速度與超越
時間:2019-01-22 11:51 來源:川北在線原創(chuàng)(guangyuanol.cn) 責任編輯:青青
月球上的棉花種子發(fā)芽了!1月15日,央視新聞發(fā)布一組照片引起廣大網友的關注,該照片系嫦娥四號上搭載的生物科普實驗的最新照片,照片顯示實驗搭載的棉花種子已長出嫩芽,這也標志著嫦娥四號完成了人類在月表面進行的首次生物實驗。從照片中可看出,這株植物嫩芽后續(xù)還將繼續(xù)生長,有望成為月球上第一片綠葉。網絡上一片歡呼雀躍,網友們紛紛表示祝賀,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也激動地表示:“在這個寒冷的冬天,在月球上收到月球之春的消息,讓人倍感溫暖”。

除了棉花之外,此次科研人員還將油菜、土豆、擬南芥、酵母和果蠅的種子或蟲卵帶到月球上進行培育。據(jù)了解,此次科普試驗的生物物種篩選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。由于載荷大小有限,要求里面的動植物不能占用過多空間。因此首要條件就是“個子小”。同時,還要能夠適應月球表面的極端條件,要求動植物能耐高溫、耐凍,并且能抗輻射和抗干擾。棉花種子能在這樣嚴苛、極端的條件下發(fā)芽可謂相當不容易,也能看出科研人員為此付出了多少時間與汗水。它的發(fā)芽標志著生物在月球生存的可能性,這不得不說是人類文明邁出的“一大步”。
在世界舞臺上我國要與同行高手競技,我們必須要自創(chuàng)一派“中國功夫”,重大原創(chuàng)成果、高質量技術成果,不可能一蹴而就,科研的道路沒有捷徑可走,要做好打“持久戰(zhàn)”的準備,只有腳踏實地,一步一個腳印,才有可能獲得成功。
科技成果是世界的,推動的是人類文明的進步。現(xiàn)在的中國不僅僅是個世界工廠,也是一個科學研究站。在海外科研人員看來,中國的科學家正用“速度與激情”書寫著一個中國奇跡。(文/阮思菡)
投稿郵箱:chuanbeiol@163.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:http://dstuf.com/